新闻详情
漫话知青岁月
作者:周文斌    发布于:2012-10-28 18:36:5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      “知青”这个词,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一个简称。这个名称,对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说是记忆犹新,而对今天80后、90后的年轻人可能就显得有点陌生,因为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烙印。
      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到1968年下半年高潮才结束。大量的中学生一直积压在校,当时大学不招生、工厂不招工。1966、67、68三届初、高中毕业生(人称老三届)没能进行分配,全国达上千万人,毕业生的分配安置遇到了难题。而通过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,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。从经济的角度思考,可以缓解千百万人的就业压力,从政治的高度着眼,是为了反修防修。
      1968年秋冬,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,数以百万计刚出校门的学生怀着美好的理想,背着行囊在汽笛声中与亲人挥手告别,从全国大大小小城市奔赴云南边陲、蒙古草原、戈壁沙滩、北国荒原。到农村去!到边疆去!这是那个年代青年们最豪迈的誓言。我有幸赶上这个轰轰烈烈的年代,成为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。与大部队不同的是,早在1960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为响应党的号召,母亲带着弟妹们早已从县城到乡下落户,而当年考进县城关中学的我,户籍尚未非转农,1968年底商南第一批知青到龙窝集体插队,而我则自然的回到了已在农村的母亲身边。1969年,下乡的第二年,我永远难以忘怀在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战天斗地学大寨的场景。那时,十斤重的镢头抡得浑圆,力气虽然不大,但总想和队里的壮劳力一比高下。扶犁、掌耙、撒种、扬场,什么活都要尝试一番。那年头,我拉过“十六牛子”的石头,险象环生,单人单车修过公路大石坝。参加过黄郭公路白玉段的改造加宽工程。一根扁担挑着七八十斤重的行李和粮菜,提着打杵、行程百余里,星夜赶往施工地点,开山修路中,我抡过大锤、扶过钢钎、推过独轮车,点过炮捻,白天一顿糊糊面条就是改善,晚上十几个人滚躺在麦草窝里依然鼾声不断。岁月如梭,时隔四十年,每当回忆起当年的这些场景,心中仍有几分激动。而让我最难忘的是为生产队搞副业烧砖瓦窑的那件事情。那年夏天,队里安排我们四个壮劳力分组轮班烧窑,记得是第二天的下午,我正在窑顶向窑门口翻下一捆捆麦草,同班组的社员一不小心,将窑口的麦草引燃,霎时,火随风行,风助火威,大火烧上了窑顶,转眼间,堆放在窑顶的几万斤麦草化为灰烬。漫天的大火引来了全队的男女老少,只听队会计大吼一声:“揪出现行反革命!”一刹那,全场一片肃静。那时,幸亏母亲在当地人缘好,社员们都知道我们一家都是本份人,所以没人响应立抓“现行”。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同班组的那个社员是贫农成份。但面对等待燃料继续烧制的砖瓦,可苦了全队的社员们。在生产队长的联系下,全队老少齐出动,包括六十岁的老奶奶也一同到四里路外的邻队,肩挑背驮往回运麦草。因为那时一窑砖瓦的损失,决定着全队家家户户的经济命运。窑口封火后,队里还是召开了社员大会,自然是念语录、讲阶级斗争,上纲上线找原因追究责任。会上,让我对这件事做个交代时,我客观地叙述了当时事情发生的过程,同班组的那个社员也主动承担了责任。最后经大队研究决定,扣除了那位社员兄弟当年几百工分,这件事方才尘埃落定。是我下乡锻炼所经历的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件,当时家里人吓得胆颤心惊。
      下乡的第三年,村里的七年制学校缺教师,经区教育组摸底推荐,我当上了民办代理。在学校除了理化、语文,兼代体音美课程,那时年轻、活跃、激情,工作上卖力认真,1973年我被评为县委、县革委会表彰的先进教师。虽然只是一纸奖状,但在本村任教,很被家里人看重。至今好像还贴在乡下老屋床里边墙上报纸的夹层里。
      1976年,是文革后知青上山下乡的第八个年头。在日复一日的艰苦生活中,知青们当初那燃烧的激情逐减,从最初的幻想到彷徨苦闷,从宣誓扎根农村到企盼回城。商南上山下乡集体插队的知青大多两三年就回城安置了工作,而全国上千万的知青绝大多数还滞留在农村。知青们经历着难以名状的心理变化,他们感慨命运的不公,他们开始尝试着用各种方法重归城市,为安置工作他们几尽周折,有的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这一年,我曾多次向县知青办反映自己的情况,但却没有回音,只好接受命运之神的安顿。
      1977年,全国恢复高考,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,科研上的后继无人,正是教育出现了脱节。知青上山下乡的硬性维持,大学不能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,其必然要挫伤初、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而进入大学的“工农兵学员”整体水平堪忧,青黄不接的危机拖住了整个现代化的水平。1991年党的理论家胡绳撰文写到:“‘文革’中16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,大批知青在青春年华时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,造成了人才生长的断层,给国家的现代化带来了长远的困难”。文革后复出的小平同志酌视国情,从恢复高考做起,给上山下乡的知青送来了春风。
      高考制度的恢复,对部分知青来说,一张入学通知书,彻底改变了命运。但全国上千万的知青中只有20几万人迈进了大学校门。高考对大多数知青来说,近十年的插队生活,荒废了学业,有的已建立了家庭,负担堪重,对突如其来的高考已力不从心。若想借此改变命运,仍然是一个奢侈的梦,现实的情况是知青返城的风潮无减有增。上不了大学,为了回城,作父母的托人情、走后门,想尽了办法,有的知青采取了一些过激方式,力争搭上回城的末班车。针对这种现象,著名作家巴金1979年在接受《中国青年报》记者采访时说:“对知青的极端行为要引导教育,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他们的苦处,我们不能光责备他们应该怎样,要反过来想想我们社会给青年创造了什么条件,现在的青年有几种,有的奋发向上,有的产生了幻灭的感觉。”
      毋庸置疑,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未必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。文革前的邢燕子、候隽、董加耕这些知青,他们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,在农村实现了他们自己的理想和志愿,有的甚至步入了政坛。今天,知识青年仍有必要到基层去,到艰苦的地方去经受锻炼。大学生志愿到边远的山区支教,下乡当村官,证明了农村的确是磨练人生意志的广阔天地。可上千万知青到农村去落户,他们日后的安置问题确实是国家沉重的负担。
      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实事求是的旗帜高扬。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,小平同志曾说:“我们花了三百个亿(安置知青),买来了三个不满意,知青不满意,家长不满意,农民也不满意。对知青问题不彻底解决,必然会酿成危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”。至此,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历时十年,终于告停。
      这一年,下乡十年的我终于得到分配,安置在秦岭腹地省属冶金系统一个单位,总算正式参加了工作。
      知青,是特殊年代特殊机遇的人群,他们的青春年华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度过,他们的命运随那个时代沉浮。他们的经历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,他们的遭遇是历史长卷中难以忘却的一页。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,历史总是在探索中前进。回首当年,它已成为过去作为历史,它必竟是由一代热血青年写成。知青上山下乡如潮起潮落,许多知青如浪潮中的一颗石子,永远的留在了那鲜为人知沙滩上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当历史那无形的大手推着你向未知命运的方向走去。在那个瞬间,你无法作出选择,也无法逃避现实,电影《孽债》就是当年知青生活的写真。
      时光荏苒,知青足迹遍布中国大地,知青的命运不尽相同。回忆起那段青春年华,它好似一杯陈年老酒,愈加香浓。不同的足迹留下不同的脚印,不同的经历撞击着过来人的心灵。200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,全国各地知青召开纪念会,举办展览馆、举行演唱会,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纪念活动。有一部电视剧叫《老三届——与共和国同行》,它的主题曲,依稀记得歌词的大意是:我们这一辈/年届六十岁/上山练过腿/下乡晒过背;/我们这一辈/年届六十岁/学会了忍耐,理解了后悔/甜酸苦辣酿的酒/不知喝了多少杯;/我们这一辈/年届六十岁/对父母有过,对妻儿有罪/熬尽了苦心/交足了学费/尝到了做人的滋味……当年的知青们听到这首歌,总会浮想连连,心潮澎湃,含着泪微笑回忆过去。我们出生的年代,共和国刚刚成立,从此,我们的命运和共和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六十年的人生清晰地打印着共和国成长的足迹。我们有过童年的天真烂漫,我们有过青年时代的火一样的激情,我们尝试过生活的艰难曲折,我们曾经历过那岁月的动荡,虽然梦想还未放飞就已成泡影,但我们又堪称幸运,那就是我们与共和国同龄。我们目睹了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从东方崛起,历经险阻仍阔步前行,现代化的步伐让世人震惊,蒸蒸日上的祖国挺立于世界之林。五星红旗下,我们长大;五星红旗下,演绎着我们的多彩人生。与共和国同龄是人生的契遇,与共和国同龄是人的荣幸。让我们心怀美好的祝愿,当我们额头皱纹剧增的时候,愿祖国变得更加年轻。
      今天,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已是两鬓露白,但越过那不凡的经历,他们的精神似乎依然年轻。他们可以说是社会上一个稳定可依赖的群体,基于这一代人走过的风雨历程;他们在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逐渐深沉、聪明起来;他们在战天斗地的实践中增长了知识,练就了本领;他们在物欲横流、汲汲名利中讷言愚钝,笑对人生;他们从农民乡亲那里学到了勤劳、纯朴、善良、坚韧,尽管返城多年,仍同农民兄弟保持着割不断的深情;他们有较强的前瞻性,具有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的性格,能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。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铸就了不甘沉沦,奋发进取的人生信念,养成了体察国情,关注民生,心系祖国命运,希冀社会稳定、经济繁荣的政治品行。智者,以天下为己任,他们中有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大学生,几经炉火淬炼,在这一群体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、外交家、军事家和文化学者,他们是知青中的精英,抓住了机遇,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的巅峰。
      知青,是一个特殊的符号,这个符号将伴你终生。无论青春有悔无悔,莫说成功或是困顿,丢掉那曾有的狂热和盲从,忘记那逝去的不公和怨情。珍惜今天,眺望明天,跟上时代的脚步,聆听新世纪的钟声,应该让我们的余年生活得安静轻松。

 

文章栏目分类导航
视频分类
图片分类
Copyright@2013-2017 版权所有 政协商南县委员会 地址: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东街266号
邮编:726300 联系电话:0914-6321701  邮 箱:sxsnzx@163.com  陕ICP备17022094号-1